《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城市生态学  | 
    课程编号  | 
    PLPR4216  | 
   
   
    英文名称  | 
    Urban Ecology  | 
    课程类型  | 
    选修课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30  | 
    实验学时  | 
    6  | 
    实践学时  | 
       | 
   
   
    学分  | 
    2  | 
    预修课程  | 
    普通生态学  | 
    适用对象  | 
    生态专业、辅修  | 
   
   
    课程简介    | 
    城市生态学是生态学、城市科学及人类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项元素,是以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在理论上着重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发生和发展的动因,组合和分布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调节和控制的机理;在应用上旨在运用生态学原理评价、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以增强城市活力。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如何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但由于城市生态学又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元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推出,因此在内容上应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 
    章节内容  | 
    讲课  | 
    实验  | 
    实践  | 
    合计  | 
   
   
    第一章  |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  | 
    2  | 
       | 
       | 
    2  | 
   
   
    第二章  | 
    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2  | 
       | 
       | 
    2  | 
   
   
    第三章  |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1  | 
       | 
       | 
    1  | 
   
   
    第四章  |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 第一节        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容量 第三节        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 
    3  | 
       | 
       | 
    3  | 
   
   
    第五章  |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 第一节        城市气候与空气污染 第二节        城市水文与水污染 第三节        城市土壤与土壤污染 第四节        城市噪声环境 第五节  城市的建筑、交通和垃圾  | 
    3  | 
    3  | 
       | 
    6  | 
   
   
    第六章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第一节  城市植物 第二节  城市动物 第三节  城市微生物  | 
    2  | 
    3  | 
       | 
    5  | 
   
   
    第七章  |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 
    3  | 
       | 
       | 
    3  | 
   
   
    第八章  | 
    城市生态景观 第一节  城市景观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  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 
    2  | 
       | 
       | 
    2  | 
   
   
    第九章  | 
    城市生态评价 第一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2  | 
       | 
       | 
    3  | 
   
   
    第十章  | 
    城市生态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目标 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第三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范例  | 
    4  | 
       | 
       | 
    4  | 
   
   
    第十一章  | 
      城市生态建设、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管理 第一节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生态城市及实践 第三节  城市生态管理  | 
    4  | 
       | 
       | 
    4  | 
   
   
    第十二章  | 
    城市灾害及其预防 第一节  城市地质灾害 第二节  城市火灾及其防治 第三节  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  | 
    2  | 
       | 
       | 
    2  | 
   
   
    合计  | 
    30  | 
    6  | 
       | 
    36  |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为重点,以城市生态学古典学说和田园城市理论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依据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城市生态学和“田园城市论”的定义、内容和主要精髓,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二章  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化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城市化发展趋势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深刻理解城市化的机制、内涵和趋势,了解城市的建制标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第三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资源利用链结构、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结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   
 第一节  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容量
 第三节  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人群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为重点,以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等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人口的规模、构成以及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城市人口的动态趋势,从构成上理解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城市环境对人类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影响。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   
    第一节  城市气候与空气污染
 第二节  城市水文与水污染
 第三节  城市土壤与土壤污染
 第四节  城市噪声环境
 第五节  城市的建筑、交通和垃圾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与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的城市气候学、城市水文、城市噪声等特征为重点,以诠释导致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的机理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城市气候变化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城市环境的机理,掌握城市规划、布局和污染治理所依据的原理,了解各种城市污染产生的来龙去脉。
 第六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第一节  城市植物
 第二节  城市动物
 第三节  城市微生物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特别是城市植被为重点评价其生态功能和使用、美化功能,以城市化对城市植被、城市昆虫及动物、城市微生物区系与群落特性的动态影响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的特点,特别是城市植被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城市植被的生态和使用美化功能的原理,了解城市伴人动物特别是有害动物的种群动态变化和对人的影响,以及微生物所引起的人类病害。
 第七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概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以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流特别是能量流动在城市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分析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食物、水、氧气)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分析不同城市生态系统物质代谢和能量收支的实例,比较城市间信息流的差异;了解城市发展生态流变化特别是食物、石油等变化的趋势。
 第八章   城市生态景观     
 第一节  城市景观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  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等为重点,以融入城市景观要素特征、异质性、城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与城市景观结构优化等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城市景观、景观要素、异质性、廊道效应等基本概念,掌握运用廊道效应原理,研究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相互作用过程,分析城市不同时期空间扩展的格局;了解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景观要素的特点。
 第九章   城市生态评价   
 第一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求城市生态评价的内容、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的方法等为重点;以各项评价指标标准值的制定和各级指标指数计算过程所需的权值的确定为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在理解城市生态评价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可举一反三的典型实例评价,掌握城市生态评价的常用方法,灵活且不断完善其评价指标,探讨层次分析法以外的多种综合评价的方法。
 第十章   城市生态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目标
 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第三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范例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讨城市生态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为重点,以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的布局形式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规划特别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包含的内容及一般规划的步骤和方法,选择城市生态规划的范例城市(如扬州市生态规划),探讨其城市生态系统中三大亚系统之间的协调。了解生态功能分区规划、人口容量规划、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城市综合生态规划等。
 第十一章   城市生态建设、生态城市及生态管理
 第一节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生态城市及实践
 第三节  城市生态管理城市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讨生态城市建设及实践为重点,以不同城市绿地系统中植被的选择、搭配及布局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生态城市的概念、基本特征及解城市生态转型和生态城市建设所包涵的层面,了解城市生态建设特别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生态学原则及城市绿化树种的合理搭配及布局,以及城市生态管理的原则、内容和途径。
 第十二章  城市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城市地质灾害
 第二节  城市火灾及其防治
 第三节 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灾害中地震灾害、火灾和洪灾为重点,以探讨地震灾害、火灾和洪灾的预防对策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地震灾害、火灾和洪灾的特点及预防策略,了解城市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试采用闭卷(70%)+平时30%(其中包括考勤10%+辩论提问作业10%和实验1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 材:《城市生态学》(第二版),杨小波,吴庆书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17532-8。
 参考书:《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李建龙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 7-04-020434-7。
 《城市生态学》,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编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标准书号:ISBN 7-5617-2128-5。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沈清基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标准书号:ISBN7-5608-1936-2。
        
 大纲编制人:孟玲
 2015.5.6.